自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, 已有多 國科研工作者對臭味假柴龍樹進行研究, 主要化學成 分為喜樹堿及其衍生物 , 研究植物主要采于印度 等地區(qū)。 國內(nèi)對臭味假柴龍樹的研究較少, 特別是對 生長于中國大陸的臭味假柴龍樹的研究。 由于地域及 生長環(huán)境的不同, 植物中所含的化學成分可能不同。 對臭味假柴龍樹的 90% 甲醇提取物進行分離和 鑒定, 從中得到 6 個化合物。500 MHz, 13 C: 125 MHz; 1H - 600 MHz, 13 C: 151 MHz; TMS 為 內(nèi) 標), UV -1 型三用紫外分析儀 (上海顧村電光儀器廠); 循環(huán) 水式真空泵 (鞏義市英峪予華儀器廠)。
從臭味假柴龍樹小枝的 90% 甲醇提取物中 分離得到 6 個化合物, 其中化合物 1 為首次在臭味假柴 龍樹屬植物中分離得到, 豐富了臭味假柴龍樹屬化學成 分的結(jié)構(gòu)多樣性, 為其藥理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礎(chǔ)。